路透社10月2日报道,继电动汽车之后,德国等欧盟国家正试图在太阳能光伏领域减少对华依赖,计划动用“补贴”或“关税大棒”等工具,保护欧盟光伏企业。
双节期间抹眼药
中国的国庆、春节,在特朗普时代一直是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光伏采取严厉措施的重要时间窗口。这一次行动的不是美国,是以德国为代表的欧盟。
路透社报道称,中国光伏产品给欧洲制造商带来了“巨大的价格压力”。以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数据为例,欧盟用于制造光伏组件的硅片90%以上来自中国,欧盟每年所需的光伏组件也大量来自中国,以至于欧洲光伏组件已经出现了供大于求和价格低廉的现象。
路透社日前从一份德国政府文件得知,德国联邦经济部正在研究如何保护本国光伏制造商不受全球市场价格下跌的冲击,计划中的选项包括对本国光伏组件提供国家补贴,以及对中国进口组件征收关税。文件显示,德国经济部称,在采取实际措施前,应该首先得到欧盟委员会的批准。
不久后,德国萨克森州和萨克森-安哈尔特州官员在与本地企业代表会面后,公布了一项所谓“拯救德国太阳能产业”10点计划,其中包括敦促欧盟和德国政府禁止进口“不符合欧盟气候和劳工标准”的组件。
分歧严重
但路透社称,业内人士对此存在众多分歧:
德企内部对此存在分歧,有安装商质疑质疑此举属于贸易保护;一些欧洲太阳能企业也组团表示反对,他们担心,此举或导致2013至2018年期间的“情景重现”。
有瑞士光伏企业高管称,关税并非解决当前挑战的最优解;欧洲光伏产业协会则警告称,潜在的关税战将导致“双输”,并严重损害欧洲部署清洁能源的能力。
去年5月,德国电视一台新闻节目曾发表文章《对中国的新依赖》称,没有中国,德国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将是“不可想象的(德语:undenkbar)”。
欧洲光伏产业协会在10月2日发布的声明中虽没有提及中国,但警告说,太阳能领域的贸易壁垒将是一种“双输战略”。声明还敦促欧盟帮助当地制造商成长,根据欧盟成员国的援助规则支持当地工厂。
欧洲光伏产业协会董事、瑞士光伏组件制造商梅耶博格首席执行官埃尔福特(Gunter Erfurt)则表示,有比“贸易关税”更明智的手段来支持欧洲太阳能企业。他认为欧盟“不应该通过关税制裁整个行业,而是必须鼓励本地生产的太阳能组件”。
谁是幕后黑手?
连欧盟的光伏组件制造商都反对关税制裁,那中国光伏产品到底得罪了谁?谁是提出关税制裁的幕后推手?
根据欧洲太阳能制造委员会(ESMC)发布的数据,欧洲光伏组件的价格目前是每瓦0.15欧元左右,而欧洲制造商的定价为0.30欧元。一些评论认为,欧洲制造商根本无法抵抗中国产品的低价。
但梅耶博格就是典型的欧洲本土光伏组件制造商,却反对关税制裁。
有分析认为,梅耶博格尽管在欧洲制造组件,但会用到来自中国的硅片,且梅耶博格正在扩张时期,前期的原材料库存并不多,后期更大的产能将需要更多的中国材料。
而那些声称定价为0.30欧元/瓦的光伏组件制造商或贸易商,正是此前囤积了大量高价硅料/硅片/电池片的制造商,或是囤积了大量高价光伏组件的贸易商。根据此前《全球光伏》发布的调查,仅2022年底,欧洲就囤积了超过40GW的光伏组件,而2022年欧洲的新增光伏装机量也才41.4GW。在2023年硅料价格暴跌后,这些光伏组件的成本便成了库存的大问题。
路透社称,欧洲太阳能行业警告政策制定者不要征收关税,因为这可能严重损害欧洲部署安装清洁能源的能力。他们担心,此举或导致2013至2018年期间的“情景重现”:当时,由于欧盟征收关税,中国产品供应减少,欧洲太阳能安装速度也迅速下降。
德国太阳能安装商Enpal高管称:“以牺牲稳定、盈利和以终端客户为中心的大型产业为代价,来保护一个小型集团及其缺乏竞争力的商业模式,这是不可取的。”